通用拼音=漢語拼音?
老實說我很討厭最新發表的通用拼音,因為實在是跟漢語拼音太像了,不過更重要的原因,是因為通用拼音根本就亂亂用。
我們首先來討論一下「台北」跟「北京」的差別好了。「台北」的拼法,不是「Taipei」嗎?「北京」的拼法勒?卻是「Beijing」。這可好了!明明都是「北」,為什麼「台北」是「pei」,而「北京」卻是「bei」勒?這是因為「Taipei」用的是威妥瑪拼音(Wade-Giles,又做威瑪式拼音或是韋式拼音),而「Beijing」是漢語拼音。現在台灣要改用新發表的通用拼音,好啦!這樣「台北」也終於要變成「Taibei」啦!看來「台北」跟「北京」的差別,好像也沒有那麼大嘛~
除此之外,我最討厭漢語拼音裡面的「x」「q」跟「c」了!尤其是「x」跟「q」,更是讓我一想到就渾身起雞皮疙答!而現在的台北城,真是「QQXX」,我每次看到「x」「q」滿天下,都以為我身處中國。這樣習慣下去,大概等到台灣被中國併吞以後,台北人不會有適應不良的問題吧!看來我們的馬統市長還真的是很有遠見!
而我對於這個「c」也是很有意見!「cau」我怎麼看就是想把他唸成「靠」!雖然他在漢語拼音裡面發的音是「操」!而偏偏現在的通用拼音,也學起漢語拼音用「c」取代「ts」了,真是讓我忍不住想罵一聲「cau」!
發完個人牢騷之後,接下來談談比較客觀的因素好了,也就是我所謂的「亂亂用」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國際拼音的習慣上,是把「b」「d」「g」等音保留給濁音使用,「p」「t」「k」則是給清音使用。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你們一定會懂,台語的「 肉圓」「爸爸」「我欲打汝」三個音都不同吧?如果把「b」留給「爸爸」用,那「 肉圓」怎麼辦?正確的用法應該分別是「ba」「pa」「pha」才對。剛剛已經說過,「b」是濁音,而「p」則是清音。而有「h」跟沒有「h」,則分別決定了清音中的「有(出)氣音」或是「無氣音」,像是「ㄆ」「ㄊ」「ㄑ」「ㄘ」等為「有氣音」,而「ㄅ」「ㄉ」「ㄐ」「ㄗ」等為「無氣音」。因此只有清音的北京話,其羅馬拼音根本就不應該出現給濁音使用的「b」「d」「g」等字,頂多用「h」來區分「有氣音」與「無氣音」。
日本人學北京話,對於「ㄗ」「ㄘ」一直分不清楚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只有「有氣音」跟「濁音」,沒有「無氣音」,因此他們一般在學習中文的時候,只能用濁音來代替無氣音,因此你聽日本人講北京話的「 爸爸」「你的」「公館」時,都會有一個很重的摩擦音在,就是這個原因。
老實說,我們都被英文跟北京話給污染了,尤其是北京話裡面沒有「濁音」,所以我們用北京話來思考的話,就會不知道「p」跟「b」有這麼大的差別。我再舉兩個例子來說明好了,一是西班牙文,二是捷克文。
西班牙文的發音基本上是按照規矩來的,譬如「p」「b」其實跟台語的發音比較像,譬如說西班牙文裡的「pan」,就是麵包的意思(註),但是他的念法可不是「胖」,而是「棒」。而西班牙文裡「bu」的念法,就跟台語的「霧」是一樣的。
第二個例子是捷克文。我有一個朋友是捷克人,他家是在捷克一個叫做「TÁBOR」的鄉村,我一開始聽他的發音是「搭bor」時,還以為我聽錯,於是我就發成「他bor」,結果被他糾正很多次,我當時不懂為什麼,但是也就硬記起來。後來學了西班牙文跟德文的發音規則後,才知道原來英文的發音規則才是最奇怪的。
(未完待續)
註:台語的麵包(發音為「胖」)是從日文來的外來語,而日文的麵包(發音為「胖」)又是從西班牙文(西班牙文老師的說法)或是葡萄牙文來的外來語(我 Ojiisan 的說法,而葡萄牙文是西班牙文跟法文的綜合體)。當初日文會發音成「胖」的原因,是因為西班牙文把麵包寫成「pan」,然而他的發音是「棒」。(至於葡萄牙文,我查了一下,是寫成「pão」,我知道葡萄牙文裡,有毛毛蟲的字母代表有鼻音,因此猜測發音應該跟西班牙文的「pan」很像。等那天學了葡萄牙文再來研究吧!)韓文的麵包也是外來語,不過韓國人正確無誤的學到了「棒」的發音,但是日本人抄了單字,卻沒有抄到發音,因此就把「pan」念成「胖」了,結果台語也就跟著「胖」了!
而西班牙文裡面並沒有「胖」之類的「有氣音」,所以,我猜西班牙人如果要學北京話的話,應該也會很辛苦吧?
推薦文章:
福台語通用拼音-論甲類與乙類拼音:甲乙相通觀點
POJ 台語白話字基礎教學
(原文發表於:06/10/2006 17:06 http://www.socialforce.tw/blog/blog_10461__7477.html)
我們首先來討論一下「台北」跟「北京」的差別好了。「台北」的拼法,不是「Taipei」嗎?「北京」的拼法勒?卻是「Beijing」。這可好了!明明都是「北」,為什麼「台北」是「pei」,而「北京」卻是「bei」勒?這是因為「Taipei」用的是威妥瑪拼音(Wade-Giles,又做威瑪式拼音或是韋式拼音),而「Beijing」是漢語拼音。現在台灣要改用新發表的通用拼音,好啦!這樣「台北」也終於要變成「Taibei」啦!看來「台北」跟「北京」的差別,好像也沒有那麼大嘛~
除此之外,我最討厭漢語拼音裡面的「x」「q」跟「c」了!尤其是「x」跟「q」,更是讓我一想到就渾身起雞皮疙答!而現在的台北城,真是「QQXX」,我每次看到「x」「q」滿天下,都以為我身處中國。這樣習慣下去,大概等到台灣被中國併吞以後,台北人不會有適應不良的問題吧!看來我們的馬統市長還真的是很有遠見!
而我對於這個「c」也是很有意見!「cau」我怎麼看就是想把他唸成「靠」!雖然他在漢語拼音裡面發的音是「操」!而偏偏現在的通用拼音,也學起漢語拼音用「c」取代「ts」了,真是讓我忍不住想罵一聲「cau」!
發完個人牢騷之後,接下來談談比較客觀的因素好了,也就是我所謂的「亂亂用」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國際拼音的習慣上,是把「b」「d」「g」等音保留給濁音使用,「p」「t」「k」則是給清音使用。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你們一定會懂,台語的「 肉圓」「爸爸」「我欲打汝」三個音都不同吧?如果把「b」留給「爸爸」用,那「 肉圓」怎麼辦?正確的用法應該分別是「ba」「pa」「pha」才對。剛剛已經說過,「b」是濁音,而「p」則是清音。而有「h」跟沒有「h」,則分別決定了清音中的「有(出)氣音」或是「無氣音」,像是「ㄆ」「ㄊ」「ㄑ」「ㄘ」等為「有氣音」,而「ㄅ」「ㄉ」「ㄐ」「ㄗ」等為「無氣音」。因此只有清音的北京話,其羅馬拼音根本就不應該出現給濁音使用的「b」「d」「g」等字,頂多用「h」來區分「有氣音」與「無氣音」。
日本人學北京話,對於「ㄗ」「ㄘ」一直分不清楚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只有「有氣音」跟「濁音」,沒有「無氣音」,因此他們一般在學習中文的時候,只能用濁音來代替無氣音,因此你聽日本人講北京話的「 爸爸」「你的」「公館」時,都會有一個很重的摩擦音在,就是這個原因。
老實說,我們都被英文跟北京話給污染了,尤其是北京話裡面沒有「濁音」,所以我們用北京話來思考的話,就會不知道「p」跟「b」有這麼大的差別。我再舉兩個例子來說明好了,一是西班牙文,二是捷克文。
西班牙文的發音基本上是按照規矩來的,譬如「p」「b」其實跟台語的發音比較像,譬如說西班牙文裡的「pan」,就是麵包的意思(註),但是他的念法可不是「胖」,而是「棒」。而西班牙文裡「bu」的念法,就跟台語的「霧」是一樣的。
第二個例子是捷克文。我有一個朋友是捷克人,他家是在捷克一個叫做「TÁBOR」的鄉村,我一開始聽他的發音是「搭bor」時,還以為我聽錯,於是我就發成「他bor」,結果被他糾正很多次,我當時不懂為什麼,但是也就硬記起來。後來學了西班牙文跟德文的發音規則後,才知道原來英文的發音規則才是最奇怪的。
(未完待續)
註:台語的麵包(發音為「胖」)是從日文來的外來語,而日文的麵包(發音為「胖」)又是從西班牙文(西班牙文老師的說法)或是葡萄牙文來的外來語(我 Ojiisan 的說法,而葡萄牙文是西班牙文跟法文的綜合體)。當初日文會發音成「胖」的原因,是因為西班牙文把麵包寫成「pan」,然而他的發音是「棒」。(至於葡萄牙文,我查了一下,是寫成「pão」,我知道葡萄牙文裡,有毛毛蟲的字母代表有鼻音,因此猜測發音應該跟西班牙文的「pan」很像。等那天學了葡萄牙文再來研究吧!)韓文的麵包也是外來語,不過韓國人正確無誤的學到了「棒」的發音,但是日本人抄了單字,卻沒有抄到發音,因此就把「pan」念成「胖」了,結果台語也就跟著「胖」了!
而西班牙文裡面並沒有「胖」之類的「有氣音」,所以,我猜西班牙人如果要學北京話的話,應該也會很辛苦吧?
推薦文章:
福台語通用拼音-論甲類與乙類拼音:甲乙相通觀點
POJ 台語白話字基礎教學
(原文發表於:06/10/2006 17:06 http://www.socialforce.tw/blog/blog_10461__7477.html)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