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抗外電】在哈伯望遠鏡上的太空同學會

Astronauts reunite for Hubble flight
在哈伯望遠鏡上的太空同學會

Wednesday, 1 November 2006, 09:26 GMT
甘迺迪太空中心,佛羅里達州,Irene Klotz 報導


為了舉辦三位美國太空人的同學會,美國航太總署決定進行哈伯太空望遠鏡第五次的維修航行。


。這將是John Grunsfeld博士第三次造訪哈伯望遠鏡。

受過維修訓練的天文學家John Grunsfeld博士,這禮拜二才剛接到美國航太總署的任務。這是曾一度暫停的國際太空站組裝任務,這次是最後一次,也是他第三度造訪繞行地球的天文台--哈伯太空望遠鏡。

哈伯太空望遠鏡即將於2008年五月結束他的任務。

沒有這些往來維修的人員,望遠鏡的壽命頂多只能夠再撐個兩到三年。

在休士頓參加哈伯工作人員會議的Grunsfeld博士說,『我覺得哈伯太空望遠鏡的維修任務是值得我冒險去參與的,因為這是一個對國家很重要的任務。而且我確信到哈伯望遠鏡的維修任務會越來越安全。』


【最後一次任務】

Grunsfeld博士將與兩位已經在2002年3月第四次哈伯維修任務退伍的同事重聚,一位是他上一次的指揮官Scott Altman,另一位則是過去的工作夥伴Mike Massimino。

Grunsfeld博士曾在1999年12月與哈伯望遠鏡通訊聯繫。

這次有四位新手參加哈伯維修任務,飛行員Greg Johnson,機械手臂操作員Megan McArthur,太空維修人員Andrew Feustel以及Mike Good。

美國航太總署期望這次的飛航能夠持續11天,並且能夠有五位太空維修人員安裝兩項新的科學儀器,修復一項舊的儀器,並替換望遠鏡的電池和用來定位及校準科學觀測的螺旋儀。

維修人員也將會安裝望遠鏡的對接系統,這是為了將來哈伯望遠鏡壽命結束時,可以利用推進系統修正太空船的路徑,使望遠鏡得以安全的穿過地球大氣降落至海洋。

『等到2020年或者2025年,我們也許真的不必再親自到太空中維修。』位於馬里蘭州綠帶市的美國航太總署高達太空飛行中心主任Ed Weiler博士說。

除此之外,即將在2010年退休的太空梭,也將會被新的太空船所取代。太空梭則會轉任為地球與月球之間的往來服務。

Weiler博士說,『如果CEV(維修人員探險車)可以到月球上去的話,說不定固體堆進火箭也可以用來飛航至哈伯望遠鏡。』

【哈伯太空望遠鏡的維修】

。太空梭發現哈伯望遠鏡後,機器手臂會抓住望遠鏡並將它放在工作台上以方便太空人進入望遠鏡的內部。
。哈伯望遠鏡有六個螺旋儀,使它的控制及定位系統得以精準的運作。但這些已經出現問題並且需要修復。
。望遠鏡需要六個新電池來恢復電子系統的正常運作。太空人並會給它覆蓋一條新的電熱毯,用以保護一些對低溫較為敏感的儀器。
。有兩個新的儀器將會分別滑入兩個儀器室,並將舊的儀器移除。
。這次亦會試圖修復2004年停用的太空望遠鏡影像光譜儀(STIS)。



【哥倫比亞號空難】

美國太空局在深入檢查並安全的升級各項裝備後,恢復了2003年因為事故而暫停的哈伯維修通訊。

在美國航太總署發生太空梭空難而宣稱尚有七位太空人存活之後,已經出過三次維修任務。

上一任美國太空局局長認為,當太空船發生嚴重損壞,電腦出現『執行任務時發生錯誤』的訊息時,太空梭卻無法在太空站靠岸,對於所有維修人員而言實在太過於危險,因此取消了太空任務。

太空梭飛到哈伯望遠鏡軌道的燃料,並不足以讓它再飛到太空站去。

為了讓這個太空任務能夠安全地繼續下去,現任的局長Mike Griffin博士在發射平台上面安排了第二艘太空梭,以備將來望遠鏡維修小組再度被困在軌道上的時候使用。

Griffin博士說,『我們會盡可能的保障執行任務中維修小組人員的安全,不會讓任何工作人員冒險去維修哈伯望遠鏡』。


【太空平台的多功能】

哈伯維修任務配備兩艘太空梭,必定會延長原訂的太空站組合時間表,但是目前美國航太總署信心滿滿的認為他們一定可以在太空梭退休之前,完成16次預定飛往太空站的航次。

擁有第二艘作為待命使用的太空梭,將會使美國航太總署的新太空船,最近才剛更名為獵戶號(原CEV)的測試飛行,變得更為複雜。

航太總署也計畫移交位於佛羅里達州,一艘太空梭的兩個發射平台,給另一項新計畫來解決這個複雜的情況。

Griffin博士認為移交勢在必行,但是發射平台必須仍舊適用於太空梭,直到維修任務結束。

『太空梭的飛航比我們所想像,所遭遇過的要來的危險。它的安全建立在我們非常小心的飛行之上。』Griffin博士說。

【哈伯太空望遠鏡】

。以美國偉大的天文學家愛德華哈伯Edwin Hubble命名。
。1990年發射至600km高的圓形軌道。
。裝備有一個2.4m的主鏡與五個儀器。
。鏡筒長15.9m,主鏡直徑4.2m,重量11,110kg。
。已經觀測了大約24,000個天體。
。繞行地球已有93,000圈。
。每日產生約10G byte的資料。


(原文發表於:2006/11/02 22:36 http://www.socialforce.tw/phpBB/post_428805.html#428805



更多外電報導請至【與媒體對抗-國際新聞版】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梵文學習筆記 (2) 從大悲咒談起

大馬歌手黃明志

台灣旗?民進黨旗?傻傻分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