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夏族矮靈祭(四)臀鈴 肩旗 神鞭 與 十年祭旗

整個巴斯達隘大致上分成五段儀式:
結芒、招靈、娛靈、訓勉、送靈


(晚上、又在動,實在很難拍。。。)

結芒儀式在第三篇已經提過了。而外人可以參與的部份,是娛靈、訓勉、送靈儀式。我們只有參與娛靈與訓勉兩部份。



祭典以祭舞貫穿全場,從晚上六點開始一直跳到隔天早上六點不能中斷,不同時段由不同家族負責主跳,只有在長老訓話、抽神鞭的時候會停止。而祭舞以緩慢的速度進行著,並且會有族人負責搖臀鈴以及舞肩旗,這也是賽夏族最具有特色的部份。


搖臀鈴。


每一家的臀鈴都各有特色。


來張特寫。左邊那個是風姓家族的臀鈴。


休息中的臀鈴。外人不能碰觸。


臀鈴是背在背部,由扭動臀部造成聲響的鈴鐺。鈴鐺的材質以當時容易取得的材料為主,以前是竹子,現在則多為金屬,聲音清脆的程度也不同。


舞肩旗。


之所以被稱為肩旗,是因為這個祭旗是掛在肩膀上的。也有少部份頂在頭上的,稱為舞帽。


聽說矮靈會坐在上面觀看祭典。


肩旗跟臀鈴一樣,上面都有鈴鐺,必須在祭典進行中間持續舞動著。

臀鈴的節奏從頭到尾都是固定的,但是肩旗則必須配合祭典的節奏,時快時慢,或者必須繞著祭場行走或者奔跑。當肩旗開始奔跑的時候,也就是祭典節奏變快的時候,此時在場內的族人,跳祭舞的速度也跟著快了起來。


抽神鞭的儀式只有在南賽夏才有[color=grey](拍誰,沒有照片)[/color],由朱姓祭司負責,在午夜十二點的時候進行。神鞭是賽夏族巴斯達隘使用的的法器之一,象徵百步蛇,有驅邪避兇、迎向新年的意義。如果抽神鞭的聲音不夠響亮,表示朱家祖靈對於朱家過去這一年的表現並不滿意。祭典第一天抽神鞭的聲音像爆竹那麼大聲,但是第二天抽神鞭的時候,就發生神鞭抽不響的情形,連換了五六人都沒有改善。


通常在抽完神鞭後,外族人才能夠加入隊伍,跟著賽夏族人一起跳。(大家可以在第一張肩旗照片中看到,隊伍裡面都是外族人。)

一開始會有族人穿插在外族人當中帶領我們跳,祭舞的舞步非常簡單,就是右腳往前踏一步,左腳往後踏一步,跟者隊伍以逆時針的方向繞圈前進,或者順時針的方向繞圈倒退。

但是當祭典節奏變快的時候,我們就必須用跑的才能跟上隊伍,由於祭典過程中絕對不能把放手,因此即使左右兩邊因為奔跑速度不同而造成拉扯,也必須緊握兩邊人的手,實在是有快被五馬分屍的感覺。不過還是會有人受不了放手,這時候在一旁的賽夏族人就會趕快把斷掉的隊伍接起來,這時候被拉著去接隊伍的人,又是一次五馬分屍的體驗。。。。。。


由於今年是十年大祭,因此就有十年祭旗繞場巡場的儀式。

十年祭旗,顧名思義十年才會出現一次,是由竹子所製成的,約有三四丈高,上端為紅色旗,下方為白色旗,紅色旗上方繫有鈴鐺,還有一個小椅子。傳說中,矮靈會坐在上面監督賽夏族人的祭典。



祭旗旁邊會生一堆火(坐在左邊的紅面阿伯伸出手正在烤火 :D),這一堆火在祭典進行中是 24 小時都不能熄滅的,因此會有人一直在旁邊看守著。

等到祭典開始時,祭場四周就會升起更多火堆,讓參與祭典的人取暖(真的是非常冷,火堆旁邊都會聚齊很多人)。



在一旁紀錄的賽夏族人。



祭典中祭旗出動時,是由數個年輕人共同抬旗,整個晚上下來,祭旗繞場至少有五次以上。由於十年祭旗在整個祭典過程中絕不能倒,否則接下來一整年賽夏族人都會遭遇不幸,因此抬旗過程中,所有人都必須繃緊神經,讓祭旗順利繞場。




祭典持續到凌晨的時候,大部分的遊客多因為疲累離開祭場,只有少部份遊客跟賽族人依舊在現場繼續祭典的進行。直到天亮,最後一次最快節奏的祭舞結束後,一天的祭典才算結束。


接下來我們就來看影片吧!

祭典進行中,在祭場中央跳舞的賽夏族人。


通常原住民的祭典都是節奏分明。但是賽夏族巴斯達隘卻剛好相反,段落與段落之間不是那麼分明,祭歌也不是那麼響天震耳,反而是愛恨糾結、剪不斷還牽絲、悔恨交織的情緒貫穿全場。

在祭場旁邊舞肩旗與搖臀鈴的族人(正面)。


現場的賽夏族人告訴我們,台灣其他原住民在祭典進行時,祭歌都是放錄音帶來帶領祭典的進行,只有賽夏族是現場唱的 :D。

搖臀鈴的族人(背面)。


聽說搖臀鈴的難度非常高,一方面臀鈴的重量非常重,二方面竹鈴或者銅鈴數量非常多,如果搖的力道與節奏不對,無法搖出響亮的聲音。

(待續)

(原文發表於:02/04/2007 18:17 http://www.socialforce.tw/blog/blog_10461__10156.html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梵文學習筆記 (2) 從大悲咒談起

大馬歌手黃明志

我要當中國人,不要當台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