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July, 2006

台文的「全漢」「漢羅」和「全羅」之二

為了跟媒抗上的網友辯論,這幾天念了一些文章,我有一些關於台文書寫方式的新想法。 要先講結論?還是最後再講結論呢? 先講好了,反正結論都出來了。 就是「全漢」+「漢羅」+「全羅」! 我在寫什麼啊?全漢就全漢,漢羅就漢羅,全羅就全羅,什麼叫做「全漢」+「漢羅」+「全羅」?莫名其妙! 沒錯,就是「全漢」+「漢羅」+「全羅」! 用一句話來解釋的話,就是: 『因應不同的場合而採取不同的表達方式。』 用三句話來解釋的話,就是: 『古籍保有原來的書寫模式,白話文章採用漢羅或全羅,拼音採用全羅。』 這樣講好像不是很清楚,我先用日本的例子說明一下好了。 日本小學生學完發音兼文字的五十音後,就可以開始用 MSN 上網跟其他小朋友交談了。而五十音有其相對應的羅馬拼音,可以順便學習羅馬字。之後逐年學習假名所對應的漢字。 日文漢字有分音讀跟訓讀,音讀比較像是台語的文言音,訓讀比較像是台語的白話音。所以日本人要學習漢字的不同發音。 日本人中學的時候也要學中國史,要學唐詩,而唐詩就是用音讀唸的。 好,回歸到台文。 如果是從小學開始教的話,就可以比照日本的方法。一年級先學拼音兼文字的全羅,然後小朋友就可以開始跟其他小朋友 MSN。而全羅也可以順便幫助ㄅㄆㄇㄈ的學習,阻止往後「ㄅ = b」「ㄉ = d」「ㄍ = g」的慘劇發生。 學完全羅的時間,絕對比先學ㄅㄆㄇㄈ再學漢字才能 MSN 要來得快。而且最重要的是,當小朋友已經開始用全羅打台文時,靠漢字堆疊的中文的優勢馬上下降,母語的學習與使用得以延伸並抬頭。 此外,學習全羅有兩個附加利益。 一個是,由於所見及所說,因此可以幫助小朋友日後學習其他外文時,免去對於拼音文字的恐懼,並避免造成今日台灣人講英語時清音濁音不分的情形。 另一個是,可以馬上用羅馬字拼出住家地址,以及自己的姓名。尤其是姓名,最好能像香港那樣,護照上的姓名拼音用粵語而非華語。而台灣人護照上的姓名也都用自己的母語來拼而非華語。 接下來逐年學習羅馬字相對應的漢字,以及白話音與文言音的差別。 學會白話音之後,就可以閱讀一般報章書籍。一般報章書籍小說較適合採取漢羅,或者全羅。原因後述。 中學以後,就可以用文言音讀唐詩宋詞,布袋戲歌仔戲詞等,這部份可依其需求採用全漢。 但是中學除了漢文化,中國史,還得了解日本時代的歷史,以及當時記載台灣的在地文獻。是否還要了解日文?這個問題我現在還沒有想到,先擱著

用羅馬字不等於羅馬人,用漢字不等於漢人

羅馬人發明羅馬字 abcd,使用羅馬字的英文、法文、德文也都因此而受惠。 漢字在秦朝統一文字後,大量傳至東亞各國,就跟羅馬字一樣,同樣只是被大家拿來用而已。 日本、韓國、越南,在一兩千年前也全面使用漢字,但是他們從來不會因為一兩千年前全面使用漢字所以都是漢人,後來不用漢字了才變成不是漢人。 羅馬人從來不會因為其他人使用羅馬字就跳出來說:『你們都是羅馬人!』而中國人、或中國本位思想的台灣人卻會!不只中國人跳出來說:『你們都是中國人!』連台灣人也會跳出來指著自己人說:『你們都是漢人!』 全世界使用漢字的人都叫它漢字 Kanji,台語也稱呼它為漢字,只有說北京話的台灣人和中國人說那是中國字 Chinese characters。是的,一律都是 Chinese,多麼的暴力不尊重各國啊? 人家明明是 Japanese Kanji、Korean Kanji,卻硬要扯上 Chinese,果然是中國本位思想啊! 請大家尊重各國,不要再說那是中國字 Chinese characters 了,請說那是漢字 Kanji。日文漢字 Japanese Kanji、韓文漢字 Korean Kanji、台文漢字 Taiwanese Kanji、中文漢字 Chinese Kanji。 大家都是使用漢字,但是並不是使用漢字的就是漢人。正如全世界使用阿拉伯數字的人不會變成阿拉伯人一樣! (參考文獻:2006/07/18 00:42 http://www.socialforce.tw/phpBB/post_391146.html#391146 與 2006/07/28 02:22 http://www.socialforce.tw/phpBB/post_394377.html#394377 )

漢文化不是台灣文化的全部

台灣受到漢文化的影響很深,但是 漢文化不是台灣文化的全部 ,台灣有用漢字寫的,給 讀書人 唸的 文言文古籍 ,這一部份當然得保留,但是保留的是文化本身,而不是漢文化的霸權思想。台灣還有 平民文化 :holo 平民的 holo 羅馬字古籍 ,客家平民的 客家羅馬字古籍 ,原住民的 原住民羅馬字古籍 。另外還有日本文化、日文古籍,荷蘭文化 、 荷蘭古籍,西班牙文化 、 西班牙古籍,葡萄牙文化 、 葡萄牙古籍等。雖然比例沒有漢文化那麼高,但也是台灣的文化。若是無法跳脫「只有漢文化才是台灣文化」「只有漢字才是台灣的文字」這種想法,我會把這種人歸類於「漢文化沙文主義者」。 台語就是台語的正統,台語文化就是台語文化的正統,去跟中國人爭什麼中原( =中國 )的正統,我是覺得既無聊又好笑就是了。如果今天美國人要去跟英國人爭誰才是英國文化的正統,你有什麼感想呢? (原文發表於:2006/07/29 16:12 http://www.socialforce.tw/phpBB/post_394803.html#394803 )

注音符號的四聲符號,我的鍵盤打不出來

『台文羅馬字POJ的符號,鍵盤上面都沒有,可見POJ是一個不科學的文字!』 這句話就好像一個美國人對我們說『你們注音符號的四聲符號,我的鍵盤打不出來,可見你們的語言很不科學!』一樣荒謬可笑 捷克文有勾勾,譬如「c」的上面加一個注音符號第三聲,像這樣: 「Č」。 葡萄牙文有毛毛蟲,譬如「a」的上面加一個「~」,像這樣「ã」。 西班牙文有重音,譬如「a」的上面加一個注音符號第二聲,像這樣「á」。 西班牙文還有四分之一小的「a」跟「o」,寫在右上方,像是「ª」「°」。 德文有兩點,譬如「u」的上面加兩點「..」,像這樣「ü」。 日文有圈圈跟點點,譬如「パ」「バ」。 那他們的鍵盤都不能打字嗎? 不是「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嗎?電腦是人創造的,是電腦配合人的需求,而不是人去配合電腦的限制。鍵盤上面 看不到ㄅㄆㄇㄈ,並不代表打不出ㄅㄆㄇㄈ,不是嗎? (原文發表於:2006/07/29 16:12 http://www.socialforce.tw/phpBB/post_394803.html#394803 )

台語、北京話,跟美語的發音比較

美語的發音沒有按照羅馬拼音的規則,這個我們先撇開不管。不過美語跟台語一樣,清音的氣音、清音的無氣音、濁音三種都有,因此我們來比較台語、北京話,跟美語的發音。 p ub: 清音的氣音 同台語「 打 」,子音台語寫成「 ph 」。 北京話「 怕 」,子音注音寫成「 ㄆ 」。 s p y: 清音的無氣音 同台語「 拜拜 」,子音台語寫成「 p 」。 北京話「 拜拜 」,子音注音寫成「 ㄅ 」。 b all: 濁音 同台語「查 某 」,而不是台語的「菜 脯 」,子音台語寫成「 b 」。 北京話沒有濁音,因此絕不等同於北京話的清音無氣音「ㄅㄡ」。 c ool: 清音的氣音 同台語的咳嗽「 庫庫 嗽」,子音台語寫成「 kh 」。 北京話「 酷 」,子音注音寫成「 ㄎ 」。 s k y: 清音的無氣音 同台語「世 界 」,子音台語寫成「 k 」。 北京話「 蓋 」,子音注音寫成「 ㄍ 」。 g ood: 濁音 同台語「 牛 」,而不是台語的水泥「孔 固 力」,子音台語寫成「 g 」。 北京話沒有濁音,因此絕不等同於北京話的清音無氣音「故」。 希望這些比較可以幫助諸位了解,為何「ㄅ」絕對不能寫成「b」,而「ㄍ」絕對不能寫成「g」。 (原文發表於:2006/07/24 02:38 http://www.socialforce.tw/phpBB/post_392945.html#392945 )

台語通用拼音,是最糟糕的拼音!

若是真的要開始學台語拼音,這裡有一個網站,上面有 五種台語拼音,包括:白話字 (POJ)、TLPA、台語現代文書法 (MLT) 、普實台文 (PSDB)、台語通用拼音,跟注音符號的比較表 。其中第五種就是台語通用拼音。 我希望諸位能夠注意到下面兩點事情: 一,為什麼台語通用拼音跟其他四種台語拼音相比,差異性那麼大? 二,請仔細思考,注音符號標示「無」的位置,究竟代表什麼意思? 這裡比較了不同語言的清濁音   台語  :氣音 無氣音 濁音   原住民語:氣音 無氣音 濁音 ( 不同族群間的差異性 )   北京話 :氣音 無氣音   客語  :氣音 無氣音   日語  :氣音     濁音   英語  :氣音 無氣音 濁音   西班牙語:   無氣音 濁音 其次,漢語拼音跟英文,基本上,是夾帶著國力與人口的優勢,強迫全世界接受他們錯誤的拼音方式。大部分使用拼音字母的國家,都認為英文是非常奇怪的拼音。若不相信,以下可以舉幾個符合羅馬拼音發音規則的文字給諸位參考。 介紹之前要先解釋一下,羅馬拼音裡,濁音使用的字母是「b」「d」「g」,清音使用的字母是「p」「t」「k」,而「h」決定是否為氣音,有「h」有出氣。 西班牙文的「Taiwán」唸作「歹萬」,「Bu」唸作台語「母」,「Pu」唸作「不」。 泰國的「泰」寫作「Thai」,發音就是「泰」。 捷克文的「Tábor」唸作「搭 bor」。 北京話因為沒有濁音,為了書寫方便,把濁音的「b」「d」「g」拿來當作清音的「ㄅ」「ㄉ」「ㄍ」,害台灣人以為「b = ㄅ」「d = ㄉ」「g = ㄍ」,這是第一大悲哀。 而台灣的老師又是用沒有濁音的北京話來教學生有濁音的英語,明明「bu」的音比較接近台語「母」,用北京話教英文的老師卻因為以為「b = ㄅ」,結果「bu」教成成「不」,搞得台灣的學生講英語有一個很奇怪的腔,這是第二大悲哀。 台灣人很不幸,最先接觸的語文,就是兩大違反羅馬拼音發音規則的語言,英語跟中文。搞得台灣人看到正確的拼音時,卻直嚷嚷說那是錯的! 這是第三大悲哀。 無法認識正確的羅馬拼音形式,導致台灣人有學習其他外語的困難,這是第四大悲哀。 (原文發表於:2006/07/23 02:53 http://www.socialforce.tw/phpBB/post_392681.html#392681 )

台文的「全漢」「漢羅各半」和「全羅」

好嗷口的題目~ 一年前,我還是主張全漢的。 開玩笑,拼音文字沒有形體,只能表音,那麼「低等」的文字怎麼能叫做字呢?漢字那麼美,又是代表「有五千年歷史」的文字,能夠寫一篇全漢的台文,裡面充滿艱澀的文字,有一半以上是我現在都沒學過的,能夠寫出那麼難的美麗漢字,大家一定會對我佩服的五體投地。 但是在我看過「請問番名(or 請問貴姓)」紀錄片的片段之後,我改變我的想法。 原住民的名字,受到台灣主流社會的影響,必須把名字轉換成漢字,但是那卻造成他們很大的困擾。紀錄片工作者馬躍‧比吼說,漢字對他們而言,毫無意義。他跟馬英久毫無關係,卻要常常被問,『你的馬是不是馬英九的馬?』 國民黨時期,台灣的身份證,最多只能寫四個漢字,他可以只刪掉中間的「‧」。但是有更多的原住民,名字有五個以上的音節,刪掉一個音節後,根本不知道在叫誰。 許多到城市工作的原住民,因為主流社會不能接受原住民,因此隱瞞自己是原住民的身份,取了漢姓漢名,造成論及婚嫁的戀人,回到部落後才發現他們是近親。 我很震驚,原來美麗艱澀的漢字,竟然造成別人的困擾。強迫所有台灣人接受並使用漢字,真的是對嗎? 現在民進黨時代,台灣的身份證可以填寫十個漢字(雖然可能還是不夠),還可以漢字與羅馬字並用。 『羅馬字也是字!』我開始有這樣的體認。 自從德文老師跟我們說了一段話之後,我又改變了我的想法。 『我發現你們亞洲學生有一個共通的問題,就是如果有兩個字,前面三個字母一樣,後面三個字母一樣,你們就會認為是同一個字。』 大家聽他這麼說,全部都點頭如搗蒜,並且笑成一團。 接著他說: 『我後來發現,這是因為你們都學方塊字的原因。烏龜的龜很難寫,不過少一撇多一撇都不影響他是一個龜字,因為你們只要看它長得差不多,就可以猜出那是什麼字了。 但是拼音文字不是這樣,少一個字,多一個字,就會影響他的發音,所以你們不能用學漢字的方法「看字母記單字」,你們要學習「念字母記單字」才行。』 我們的北京話,已經學了很多漢字了,夠了。 我的英文不好,是因為前面三個字母一樣,後面三個字母一樣,我就會認為是同一個字。 如果我從小學全羅的台語字,有「念字母記單字」的基礎,我的英文一定嚇嚇叫。 同時學習象形文字跟拼音文字,訓練兩套思考模式,不是更好嗎? 不過,因為我已經被漢字制約了,看漢字還是比較快一點。所以,我這個懶人的想法就是,現在採「漢羅各半」,將來再逐漸演變成「全羅」

漢語是台語的一部分

語言學上的定義,就是當兩個人講不同話,可以溝通的叫做不同方言,不能溝通的叫做不同語言。台南人用台南腔跟有宜蘭腔的宜蘭人講台語,叫做不同方言。這跟東京人講關東腔,大阪人講關西腔一樣,是不同的方言。而講台語的台灣人,跟講北京話的北京人不能溝通,這叫做不同語言。 至於台語的起源與形成,是這樣的,(取自 台語簡史 ) 漢語 ┐  泉州話 吳語 ┤   ↘    ├ +南島語+荷蘭 語+ 西班牙語+日語+北京語+英語→台語 楚語 ┤  ↗ 越語 ┘  漳州話 那漢語,只是形成台語的其中一部分而已。用漢語來囊括台語,豈不是以偏概全? (原文發表於:2006/07/17 01:33 http://www.socialforce.tw/phpBB/post_390821.html#390821 )

「射」跟「矮」的雙重錯誤!

這是日文老師跟我說的小故事。 「射」跟「矮」的雙重錯誤! 這兩個字都是會意字。 「射」是「身」長一「寸」的人,那不就是「矮」的意思嗎? 「矮」是「矢」「委」,「矢」是箭,「委」有蹲下的意思。那,一個人蹲下來拿著箭,不就是要「射」嗎? 造字的人,想必同時造出這兩個字,卻不小心把意義寫反了,結果就變成今天這付模樣啦~ (原文發表於:07/16/2006 07:24 http://www.socialforce.tw/blog/blog_10461__7849.html )